
【大河财立方记者司高妍文洪昊旸摄影】从郑州某品牌首店前的排队长龙,到上海首家虚拟体验空间里的引人称奇,再到深圳首家华发冰雪世界中消费者的欢声笑语,一系列以“首”字打头的商业新业态催生出消费新体验,为全国消费市场带来新一轮活力释放。
国庆中秋双节期间,大河财立方记者实地探访郑州、上海、深圳三地,看首店经济如何点燃市场消费热情,成为撬动消费活力的新“流量密码”。
首发经济燃动“双节”假期
记者实探多地消费市场
首店经济遇上国庆中秋长假,造就驱动国内消费市场的新引擎。
10月3日下午,郑东新区万象城内的红星前进面包牛奶郑州首店门前排起长队,不少消费者拍照打卡。据该店负责人余坤介绍,当日,该门店营业额数据比周末单日要高出20%左右。
同日,郑州亳都.新象的品兰巴赫华中首店同样座无虚席。“开业以来,客流量出乎意料地高,十一假期后我们还要加大推广力度,进一步带动郑州的消费。”兰巴赫餐饮集团总经理王杰森说。
除了餐饮首店颇受消费者青睐外,户外品牌首店也迎来客流高峰。在郑州正弘城内,芬兰户外运动品牌ONEWAY大中华区首店的客流量在假期迎来高速增长。ONEWAY店长李斐告诉记者,国庆假期前两天,门店客流量比之前周末还要高三成左右。
首发经济点燃居民消费热情、加速释放消费潜力的现象,并非仅在郑州市场上演。上海、深圳的首发经济同样为城市消费注入蓬勃活力。
假期期间,在上海的一家首店——淘宝Vision未来旗舰店内,大河财立方记者注意到店内传统货架陈列不见踪影,取而代之的是真实世界的纯白空间和XR空间的虚拟体验。现场,不少顾客体验过后,纷纷发出“简直太有趣了”的惊叹。据工作人员透露,郑州、长沙、深圳等城市的线下空间将陆续在10月开门迎客,近期共计划在全国开设六家门店,其中郑州将布局两家。
“双节”假期首日,大河财立方记者还走进深圳南山区首家永辉超市(601933)“胖改”店,店内人头攒动,许多消费者拿着新买的寿司、手撕鸡、牛肉干,或蔬菜沙拉、披萨,以及胖东来自营产品“番茄果汁”等,三两人一起拼桌在美食区就餐。同日,深圳.前海的华发冰雪世界也迎来客流高峰。雪场入口区,许多游客带着孩子等待入场换上全套装备;商场中心正上演着街舞快闪,周边冰雪服饰店陈列着滑雪服、护具等,带来强烈的“冰雪奇缘”既视感。
“以后在家门口也能滑雪了,很早就听闻了,终于开业了。”部分滑雪爱好者在社交平台上晒出开业当天进场滑雪的感受,并笑称“初级道‘下饺子’了。”
官网显示,华发冰雪世界由华发股份(600325)投资建设运营,是全球规模最大、纬度最低的室内滑雪场,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,配备5条专业雪道,涵盖初、中、高级等多种类型。
加速释放消费潜力
各地抢抓“首”字机遇
在“双节”假期期间,以“首”字打头的一系列消费活动,在全国各地表现得十分火热,吸睛又吸金,成为加速释放消费潜力、拉动市场消费的“火车头”。
那么,究竟何为首发经济?首发经济是指企业发布新产品,推出新业态、新模式、新服务、新技术,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,涵盖了企业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、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、首次设立研发中心,再到设立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。
2024年12月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,积极发展首发经济。
今年9月16日,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《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》,明确提出,积极发展首发经济,推动创新和丰富服务消费场景,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,打造一批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新场景,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龙头企业。
9月30日,财政部、商务部印发《关于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工作的通知》,计划在全国遴选50个左右地市级及以上城市开展为期两年的试点,中央财政将按城市规模给予最高4亿元/城的资金补助,并从三大维度为消费市场提质扩容,其中包括支持健全首发经济服务体系。
政策引领之下,今年以来,国内不少城市不断给首发经济“加码”,抢抓“首店”“首发”机遇。如,河南将首发经济写入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,支持郑州、洛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;北京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要积极发展包括首发经济在内的一系列新型消费形态;上海升级推出“首发上海3.0版”,新增三项内容,即在制度创新方面,率先试点首发进口消费品检验便利化措施;在资金支持方面,进一步加大对展会新品首发和高能级首店落地的扶持力度;在保障配套方面,持续打响“首发上海”品牌,进一步巩固全球新品首发高地的地位。
当前,各大城市正试图通过发展首发经济,逐步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格局,增强城市商业活力,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。
让“首发”流量成为长线流量
应如何打好这“首”牌?
得益于政策春风,首发经济正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,且迸发出强劲动力:今年以来,北京市新设首店数量超600家;今年1月到7月,上海新增首店554家;今年上半年,成都总计落户首店395家……首发经济正跃升为城市竞争的新赛道,引领着消费市场的全新潮流。
“在首发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,我们也需保持清醒头脑,警惕潜藏的误区。”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告诉记者,部分品牌将首发活动仅视为“一次性营销”手段,在后续配套服务跟进、产品持续更新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,致使产业链上下游衔接不畅,难以实现可持续的产品迭代与品牌增值。
与此同时,一些城市盲目跟风,一味追求首店数量和活动规模,却忽视了地域特色与差异化定位,最终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潭。更有甚者,部分企业滥用“首”字招牌,搞“新瓶装旧酒”“为首发而首发”的套路,推出的产品徒有其表、华而不实。
鉴于此,如何为首发经济的持续发展培育肥沃土壤,将首店的短期流量有效转化为城市发展的长期留量,成为当下亟待破解的重要问题。
“首发经济的舞台,既是中国超大规模市场魅力的生动展现,更是创新能力的试金石。”王鹏说,首发经济若想突破短期流量依赖和同质化竞争等瓶颈,需着重从体验深化、生态联动、品牌共生与政策护航四大路径入手,精心构建良好的消费生态。
具体而言,在体验层面,各地品牌首店在加速崛起的过程中,应注重融入非遗、地方文化等独特元素,打造具有鲜明辨识度的“文化IP标签”,为消费者带来别具一格的消费体验。在生态构建方面,各大首店品牌需积极联动本土产业链,与供应商、设计师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,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;同时,串联商圈、景区等消费场所,形成“首发经济生态圈”,有效延长消费周期,避免淡季客流流失。
此外,在品牌建设上,要严格加强首发产品质量监管,强化对首发产品和服务的知识产权保护,着力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和参与度的同时,形成企业创新、消费者认可、市场扩容的良性互动循环。
责编:史健|审核:段伟朵|监审:古筝配资平台股票
光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